close

dylan_postcard

Bob Dylan (圖片來源:http://www.nobelprize.org/nobel_prizes/literature/laureates/2016/)

The Nobel Prize in Literature for 2016 is awarded to Bob Dylan

"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

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10月13日下午1時(香港時間晚間7時),2016年度諾貝爾文學獎被授予現年75歲的美國創作歌手、作家 Bob Dylan(港譯:卜·戴倫;台譯:巴布·狄倫),以表彰他「在美國歌曲的偉大傳統中,創造出全新的詩意表達」(for having created new poetic expressions within the great American song tradition),他也是首位以歌手身份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創作者

Dylan 於1941年5月24日出生在美國明尼蘇達州杜魯斯(Duluth),本名為 Robert Allen Zimmerman,成為歌手後的藝名「Bob Dylan」來自英國詩人 Dylan Thomas。他從大學時代開始沉迷於民謠和藍調歌曲,後來輟學前往紐約開啟音樂道路。

對他具有啟蒙意義的創作者包括民謠歌手 Woody Guthrie 以及「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詩人和作家。自1960年代初開始發表創作歌曲至今,Dylan 啟發了許多同時代和後世的音樂人,他在全球流行音樂界和文化界起到的影響已超過半世紀。

他最廣為人知的作品大都來自1960年代創作的抗議民謠歌曲,包括《Blowing' in the Wind》、《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g》等,這些作品被認為對美國的民權、反戰運動產生影響,而他也被視作反叛文化的代言人——不過他本人並不認同。

Dylan 於1965年發表的作品《Like a Rolling Stone》標誌着他開始轉向搖滾樂,這在當時被民謠樂迷們視為「叛徒」,但這首歌後來被《滾石》(Rolling Stone)雜誌評為「500首史上最偉大歌曲」第一名。他後期的作品不再局限於傳統民謠和搖滾樂,近年來仍在發表新作。此外,從1980年代末開始,他也一直在進行「永不停息巡演」(Never Ending Tour)。

因為對美國當代文化的貢獻,Dylan 於2012年獲得由美國總統奧巴馬頒發的「總統自由勛章」。《滾石》雜誌於2015年聯手蘋果音樂(Apple Music),評選出的「100位史上最偉大的歌曲創作人」榜單,也將他選為榜首,緊隨其後的分別是英國傳奇樂隊 The Beatles 的兩位靈魂人物 Paul McCartney 和 John Lennon。

許多人認為,Dylan 對流行音樂最大的貢獻之一就是他的歌詞。在脱離抗議民謠之後,他拓展了搖滾樂的精神內涵,把抗議民謠所關注的社會議題也帶入搖滾樂,啟發了後來的一大批樂隊。

著名搖滾歌手 Bruce Springsteen 曾評價道:「就像貓王解放了人們的身體一樣,Dylan 解放了人們的思想,他讓我們知道音樂並不是反智的,他有能力讓一首流行歌可以包含整個世界,也讓搖滾樂得到徹底的改變。」

資料來源:端傳媒 https://theinitium.com/article/20161013-dailynews-nobel-literature/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roads must a man walk down 

Before they call him a man 

How many seas must a white dove sail 

Before she sleeps in the sand 

How many times must the cannon balls fly 

Before they're forever bann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years must a mountain exist 

Before it is washed to the sea 

How many years can some people exist 

Before they're allowed to be free 

How many times can a man turn his head 

And pretend that he just doesn't see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How many times must a man look up 

Before he can see the sky 

How many ears must one man have 

Before he can hear people cry 

How many deaths will it take 

'Till he knows that too many people have died 

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 

The answer is blowing in the wind

一個人要經歷多長的旅途 

才能成為真正的男人 

鴿子要飛躍幾重大海

才能在沙灘上安眠 

要多少炮火 

才能換來和平

那答案,我的朋友,飄零在風中 

答案隨風飄逝

 

山峰要屹立多久 

才是滄海桑田

人們要等待多久

才能得到自由

一個人要幾度回首 

才能視而不見 

那答案,我的朋友,在風中飄零 

答案隨風而逝

 

一個人要仰望多少次 

才能見蒼穹 

一個人要多麼善聽 

才能聽見他人的呐喊 
多少生命要隕落 

才知道那已故的眾生 

答案,我的朋友,在風中飄零 

答案隨風而逝

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所有參戰國都元氣大傷,美國也不例外。戰後的新生代由於不願重蹈父兄的覆轍,建立起了新的價值觀,對於上一代所喜愛的一切,幾乎全盤予以否定,甚至開創了全新的搖滾文化。1957年,越戰爆發,美國介入了這場戰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還派遣子弟兵遠渡重洋,前往越南戰場,造成了慘重的傷亡,因此美國社會掀起了一股反戰的熱潮。在這同時,民歌也開始在全美各地校園流行起來,許多知識青年不僅利用他們所創作的民歌發表抗議的聲音,更積極的加入示威的群眾運動。

美國最受到尊重的民謠大師Bob Dylan,一把民謠吉他、粗糙的口琴,加上他並不出眾的聲音,唱出了這首簡單的歌曲。歌詞將深刻的一切,融在天真而千奇百怪的問題中,又同時留下了一個無奈的答案-----The answer, my friend, is blowing in the wind。當Dylan以淳樸的聲音問說:「何時炮彈不在紛飛?何時不再有無辜的死亡?」,相信沒有人是會無動於衷的。戰爭永遠是人類所做過最愚蠢的事。這是1963 年一首非常重要而且打動人心的反戰歌曲。(https://goo.gl/3XFuFx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focusnative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